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9章 受到冷落,借力打力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内开始推广种植之后,各生产队的留种也成了香饽饽,换回了大量的稻谷。

    第一代留种,方唯称之为次一级稻种,兑换比例为1比5。

    第二代留种,也就是次二级稻种,兑换比例为1比2到1比3之间。

    而方唯那边纯正的第三代南光一号稻种,兑换比例为1比10。

    很多生产队都贪便宜,而且因为嫉妒方唯也不愿意去二队进行兑换。这就导致了之前的那个局面,别的生产队换购种子搞得红红火火,二队反而冷冷清清。

    瑶岭公社的其他大队也跟着吃了一些肉,总之,抛开方唯这个正主,瑶岭公社的多数人都得到了一些利益。

    这也是方唯在其他公社被人喊打喊杀,在瑶岭公社却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方唯现在的策略就是等待,等秋收的亩产数据出来之后,各类型种子的种植效果就会很直观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。

    到了那时,大家自然会明白该如何选择。

    谷仓里11万斤种子会没用?这不可能,届时恐怕会供不应求。

    早上。

    方唯吃过早饭,和大哥一起把一分地里种的“贡米”给收割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晾晒、脱粒等环节,最后称重。“贡米”产量居然不低,折合亩产260斤,一分地收获了26斤稻谷。

    采收农作物,点数+26,总点数:60637点。

    经过挑选,方唯留下20斤种子,还有6斤“贡米”交给了田桂花,让她做来吃。

    “老三,这种米的口感很不错,就是产量低了点啊。”

    方平对这种贡米赞不绝口,这种米属于籼米,味道和中南半岛的香米有点像,但仔细品尝又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田桂花也说这种米好吃,反正比南光一号和农垦58的口感都要好一些。

    “那就再种一些,等晚稻的时候,在试验田里种一亩贡米。”

    反正方唯还需要搜集更多的水稻品种,就当是进行实验了。

    除了留种,剩下的贡米可以当做口粮拿回来,从他的分配份额中扣除就是了。

    他从来都不是死板的人,是懂得变通的。

    这天上午。

    队里忽然来了三个陌生人。

    有社员上前才盘问,他们说是来找队长的,社员便把他们带到了队部。

    “你们好!我是二队的生产队队长,方唯。不知三位找我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“方队长,你好,你好。我是收购站的负责人刘成,他们两个都是收购点的工作人员。我们这次来是专门向你们来道歉的。”

    刘成是一个脑门锃亮的中年男人,另外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。

    经过他的讲述,方唯才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
    上次方平去收购点卖黄豆种子,就是这两个工作人员给定的价,当时定价是按照最低档定的。

    方平和他们理论了半天,最后气不过不卖了,带着黄豆种子就走。

    事情过去了挺长时间,结果方唯和二队的名气越来越大,南光一号、农垦58、瑶岭黄豆等高产作物开始受人追捧。

    刘成这才意识到当时错过了什么,把两名工作人臭骂了一通,便主动登门道歉。

    “刘主任不必气,过去的事情了,我不想再提。”

    这事算不上大矛盾,既然对方道歉了,方唯也不会得理不饶人。

    随后他让人把方平喊了过来,两个工作人员再次当面向方平道了歉。

    “哈哈,还是方队长大气。我这次来呢,还有一件事,想收购一些稻种和高产黄豆种子,价格一定从优,怎么样?”

    刘成最终还是露出了狐狸的尾巴,说要收购种子。

    方唯没有因为之前的事情而拒绝合作,他马上让方文书泡茶,拉着刘成坐下来,开始讨价还价。

    用稻谷换种子自然是不行的,收购点一律用现金进行交易。

    高产黄豆种子,刘主任给了最高价,每斤3.8元,一共收购了7000斤,共计26600元。

    最好的稻种收购价是每斤1.08元,但方唯只愿意卖南光一号次一级稻种。他也给对方明说了,次一级稻种的产量会少一些,而且最多只能种植两次。

    经过商量,最后以每斤0.58元的价格卖给了收购点5万斤次一级稻种,共计29000元。

    达成协议之后,刘成让两个工作人员回去联系运输车辆,并准备好现金。

    他自己留下来和方唯闲聊,顺便还去稻田里看了看。

    由于准备的比较充分,收购点的动作很快,双方在下午就完成了交易。

    这是当下最规范的交易行为,严格说起来,用稻谷换购稻种都不是很规范,算是打擦边球。

    郑虎这一天一直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,他那天才和方唯说过留种的事情,结果5万斤次一级稻种就卖了出去。

    而且还是收购点登上门收购的。

第109章 受到冷落,借力打力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